内容详情
“适合”是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主张
■泰州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 奚爱国
什么样的教育是“适合的教育”?我们以为,“适合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发现人、发展人、成就人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明确发展需求目标,学会规划未来人生,并在教师的发现、引导和培养之下,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路径。近年来,我市在“以人为本”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上,重点抓住了以下3个方面:
一、强化顶层设计,更加注重区域教育转型。2012年,我们推出转型升级“163”行动计划,致力实现服务理念、发展路径和育人方式“三大转型”,更加关注学生的幸福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制度的改革。
二、激发办学活力,更加注重学校多样化发展。实施素质教育“5+2”工程,有效激发基层学校育人的创造性和活力。推进“行政班+走班”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以此实现教学方式由大一统、同质化向多样性、个性化转变,学校管理由“服从型”向“服务型”转变,学生选择由被动性向自主性、科学性转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洋思初中主张“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实际上就是主张“适合的教育”。近年来,全市各校在学习洋思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新路,一批教学改革项目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
三、强化关键支撑,更加注重基础性有效保障。推进“泰微课”工程,打造卓越教师队伍,转变教育评价方式。
通过多年的区域层面推进,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均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以人为本”教育,呈现出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全新格局。省泰州中学根据胡瑗“明体达用”思想,关注学生的“致用”需求,开发适合的校本课程,给每一个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靖江一中提出“教育为了幸福”的教育主张,直指教育的本源价值。高港口岸实验学校主张“让我们大家都出彩”,为学生提供“适合教育”,促进学生个性成长。靖江滨江学校坚持“人人接受全面教育,人人获得不同发展,人人成就最好自己”的办学主张,让学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泰州城东小学以“一切为了师生的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全面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师生生活。姜堰桥头小学致力打造“我行、你行、他行,人人笃行”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