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概念教学中 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中学化学概念教学中 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鞠霞

化学概念具有逻辑性、概括性和抽象性3个明显特征,但学生常感到枯燥无味。特别是初学化学的学生,由于知识面的限制,往往分不清易混淆的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消除错误概念影响 日常概念是指学生未经专门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所掌握的概念。如果某些日常概念与化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则对化学概念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知识结构中这些正确概念来促进化学概念的学习。例如,在物质分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熟知的“纯净”和“混合”两个概念来帮助他们学习化学中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概念的区别。如果某些日常概念与化学概念内涵不一致,就会干扰化学概念的学习,此时,教师就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分清二者间的区别。例如,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前,常常已经形成了“电”的概念,因此他们在学习电离概念时,总误认为电解质的电离是在电流作用下发生的。此时,教师应特别强调“电离”与“电”没有关系,它既不需要电流作用,也不产生电流,电解质本身也不显电性。

正确运用变式教学 心理学认为,是否充分而正确地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对于能否正确掌握概念有显著的影响。不充分或不正确的变式,会引起两种错误,不合理地缩小或扩大概念的内涵。如果在概念的内涵中不仅包括事物的本质特性,还包括事物的非本质特性,就会不合理地缩小概念。例如,学生往往认为BaSO4、AgCl不是强电解质,因为他们把BaSO4、AgCl难溶于水的特性(非本质特性)归到强电解质的内涵中去了。而消除这种错误的有效措施是多提供包括非本质特性的变式。如果在概念的内涵中包括的不是事物的本质特性,而是其他特性,就有可能不合理地扩大概念。例如,学生往往把SO2看作非极性分子,而SO2和CO2化学式相似,且都是酸性氧化物,所以误认为SO2是非极性分子。这就是在非极性分子概念内涵中没有包括它们的本质特性(电荷的空间分布对称)的结果。要想消除这类错误,就要多提供有本质特性的变式。

对比是变式的一种形式,它有助于鲜明地突出本质特性。要使学生了解概念的含义是什么,可以用它不是什么加以对比,特别是对于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不仅要了解它有什么特征,而且要了解它没有什么特征。

抓住关键讲授概念 讲授化学概念,要抓住概念的关键,即教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知识。例如讲解氧化还原概念时要强调指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一定要同时进行,一种物质失去(包括偏移)电子多少,必然有另一种物质获得多少电子,它们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抓住这个关键,就能使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并能正确配平方程式。

沟通联系对比异同 对比相似概念间的异同,沟通不同概念间的联系,例如酸、碱、盐与氧化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溶液与混合物、化合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等。对同一基本概念本身,也需要重视运用联系对比方法。例如,电解质区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烃区分为链烃和环烃等等,都可以列表进行联系对比,形成局部的概念体系。

结合基本概念教学 形成化学概念的基础是感性认识,这要通过仔细观察才能获得,所以要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使得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有利于他们智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