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章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无标题文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精神一致,包含3个最重要的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二是制度层面,三是观念和人的层面。这三个层面江苏的基础都非常好,江苏用全国1%的土地、5%的人口,创造了全国将近10%的经济总量,教育上也是如此,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都走在全国前列。但走在全国前列不是说不能被超越,不等于永远在前面。围绕江苏教育现代化下一阶段怎么做,我想提3条建议:一是激发活力,二是面向未来,三是塑造品牌。 激发活力 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点是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或者说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它向下可以推进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向上可以引领观念和人的现代化,其核心就是怎样创造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格局。从近些年的发展历程看,江苏的政府体系在宏观管理方面没有问题,但从总体上来说,江苏学校自主办学的状态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状态,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目前全国的态势来看,我觉得江苏应该有点压力。比如深圳,近几年,深圳通过引进莫斯科大学、墨尔本大学、华盛顿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的资源,办了近20所大学。再比如青岛,去年一年青岛就与10所大学和4个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这种情况在江苏也有,但总的来说,全国知名的民办教育品牌和海外知名的学校到江苏来的力度还不够大。不要以为江苏高等教育的规模全国最大,如果大而不强,最终也不会有竞争力。依靠江苏人的智慧和现有的经济基础,我觉得从整体上看,江苏的思想可以更解放一点,机制可以更灵活一点,吸引真正的民间力量来办教育。民间力量不是补充,它对激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 面向未来 江苏的现代学校制度已经到了变革的关口,现代学校制度出现在大工业时代,整个学校制度的设计就是为了高效率地培养人才。在强调效率的体制下,个性会被淹没。现代学校制度虽然可以高效培养人才,但已经不能适应这样一个智能、多元化的教育时代。我认为未来学校会悄然出现,未来的学生不会在一个学校学习,未来的学生没必要像现在这样去上课,按时进入学校。所以我们“新教育”研发了未来学习中心的模式,这个并不遥远。在江苏可以做这样的探索,研建未来学习中心。现在还在考虑学制,其实人需要终身学习,为什么学习要有年限?教师的编制也没有必要,未来的教师当然不可能马上成为自由职业者,但一定是多元的。政府完全可以采购课程,为什么一定要固定编制?所以很多问题需要放在未来学校去构建,面向未来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未来的教育很可能会有定向培养的优秀人才,甚至是人工智能技术。有了人工智能之后,过去需要记忆的东西可以不再记忆,人更需要通过创造性的学习建立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这些变革谁去研究?江苏应该走在前面,我觉得有可能在江苏创造出新的学习样态。很多人说不可能,10年以前你会想象到淘宝能颠覆原有的商业体系吗?同理,学校为什么不可以被颠覆?我们说变革,我觉得在江苏可以探索未来学校的格局,更灵活、更多样、更主动、更个性化地学习。 塑造品牌 江苏教育的基础非常好,近百年来,江苏教育在很多方面都领跑全国。当今也是,“尝试教学法”是一个学科应用最广的课堂教学模式;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有120个教育学院跟着我们在进行新教育实验,新教育的第一个块试验田就在苏州昆山。我觉得教育部门可以更多地发现它、推广它,把它做成真正的江苏品牌。江苏的品牌不仅仅是企业,教育品牌也是需要塑造的。今后,我们还应更多地发掘在江苏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并积极去推广。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朱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