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严忠:国际化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战略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黄严忠:国际化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战略

■本报记者 梅香

黄严忠,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美国西东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终身教授。江苏扬中人。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美国亚洲研究项目资深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资深访问研究员、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公知学人、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之下,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条件,会遇到哪些挑战,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届江苏发展大会期间,本报专访了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美国西东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严忠。

黄教授回忆起自己上世纪90年代初在复旦大学学习时,当时的校长就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一流”这个词在高等教育语境中并不陌生,现在在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体现了中国政府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追求与决心。

江苏历来崇文重教,有着丰富的优秀人才储备,经济发展也为教育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都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有利条件。即便如此,黄教授认为还是要现实一点、务实一点。首先,对“世界一流”的内涵要明确,明确了内涵,才能准确定位、找准目标,这样建设一流才有可比性,也才有可以评价的参照。

黄教授认为,“世界一流”中“世界”这两个字意味着一个潜在的要求,那就是国际化。所以,“双一流”建设,国际化是重要战略。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必须以开放的态度在国际舞台上参与合作与竞争。与上个世纪相比,国内(包括江苏)高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走出去,请进来”已经成为常态。上个世纪是比较封闭的,现在对于国际交流的支持越来越大。但在“走出去”上要防止“假大空”,要防止形式主义的东西,要真正学到东西。

“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学科”,“一流学科”离不开“一流人才”,推进“双一流建设”,人才引进也是重要的方面。黄教授认为,如果相关高校能够在人才引进或在某一学科建设上集中精力、财力,有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有很大进步,脱颖而出。

如何能吸引并留住人才?经费是一方面,但并不是待遇越好就越能吸引人,软环境的建设也很重要。黄教授表示,近年来在与国内学者的交流中,常常会听到,国内有些高校,把人才引进来了,但配套的人才管理、项目和资金审批制度等问题,使得人才切实开展研究困难重重,高端人才引进来没能充分发挥效益,这些都是人才引进中的“窘境”,江苏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吸取这些经验教训,为人才培养打造良好的环境。

黄教授认为,推进国际化,还要客观地看待中外教育各自的优劣。“实事求是地说,我在美国待了很多年,深入地了解到美国教育也有它的问题。相比之下,国内的教育也有其特色和优势。所以,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可能是需要互相学习参照的,有这样的学习参照,才能够学到应该要学的。”

最后黄教授还结合自己在美国和新加坡智库任职的经验,对江苏高校的智库建设提出了建议:近几年,国家在推进智库建设方面加大了政策力度。政府虽然有自己的政策研究部门或智库,并且这些机构有它们自身的优势,但作为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它们所能提供政策建议的范围受到限制。这些局限,正给高校智库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我认为,高校智库应是对政府智库的一种有效弥补,至少给政府的决策参考提供了一种选择”。

黄教授强调,智库要发挥作用,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所以,高校智库应有常任研究员,而不能简单将现有的教师转为智库研究人员。并且,还要努力为智库研究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在研究课题、提出理论以及如何奖励等方面都应允许相当程度的独立。允许百家争鸣,才可能带来思想的创造性与力量,才能为学术繁荣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