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龙:吸引美国大学生来华实习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王海龙:吸引美国大学生来华实习

■本报记者 缪志聪

美国的大学生怎么看中国、看江苏?他们愿不愿意到江苏来?这些年,随着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江苏高校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与日俱增,恰好王海龙近年来主持过国内高校海外合作项目及美国学生到中国实习等工作,聊起这个话题,他颇有心得。

王海龙是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专家,长期奔走在中美两国间。1977年,他考入江苏师范大学,读的是文学,毕业后留在中文系任教,后出国转攻人类学。此后20多年,他在美国读书、教书,熟稔中美两国的大学和大学生群体。

“大学4年,应该是人生奋起直追的关键时期。美国的大学,特别是好的大学,学生相当的努力,比如说在我们哥伦比亚大学,很多孩子要学到晚上两点多钟才睡觉,他们实际上非常刻苦。”王海龙肯定地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美国掀起了一轮中国热,哥大的中文课甚至有四五百人选修,一直到现在这股“热情”还没有完全消退,如果中国、江苏能够提供很好的机会,美国的学生一定非常想来中国。

与中国学生相比,王海龙分析说,美国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浅而宽”,他们中学时期就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涉猎很广,积累了不少人生阅历,选择的机会也多,美国的大学,一、二年级往往是通识教育,所以到了大二、大三,学生基本上就对今后的发展形成了相对清晰的概念,并开始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吸引他们来中国的时机”。

王海龙介绍说,美国有一种“实习文化”,美国的大学生要工作,必须有一个实习的过程,在他们找准了人生的发展道路之后,实习机会就变得弥足珍贵,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人生道路。他曾经主持过美国大学生到中国外资银行实习的项目,这些大学生到了中国之后非常的“较真”,一心想做事,想直接进入运作层面。但中国却没有这种“实习文化”,到了中国之后,中国的企业、银行拒绝美国学生进入实际运作环节。“有的银行,来了一个月就只让他们点钞,甚至是看着别人点钞,这让他们感觉很受伤。”王海龙说,在美国,实习和工作是紧密相连的,他们根本接受不了“不给事情做”,后来学生就跟他抗议。经过与银行的沟通,银行同意让学生们包下海外宣传、网站制作等任务,结局是“双赢”,皆大欢喜。

跟中国高校合作时,王海龙每年都会介绍20个左右的学生到中国来实习。王海龙告诉记者,江苏是我们国内教育、经济的一个制高点,对美国学生来说,蓬勃发展的中国吸引力非常大,尤其是原本就喜欢中国的美国学生。

他认为,如果我们想推动高等教育和各行各业的国际化,创设机会和机制让美国大学生到中国实习不失为一条“不错的新路子”,这完全是一件互利互惠的好事情。特别是与单纯想吸引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中文相较,让他们来实习、来为中国的国际化和经济发展服务,可能更容易,他们甚至会非常愿意“花钱到中国来实习,只要我们能够提供合适的机会以及机制”。

这个机制,在王海龙看来,包括让他们深度参与工作、独立承办项目,再加以商务写作、法律法规知识等辅助课程,实际上只要定下规则,权责利分清楚,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并不难,“中美的文化有差异,有时候你越想吸引他们来,越对他们好,越照顾他们,他们反而不放心,你要是跟他们一是一、二是二,严格要求、准确定位,使其能学以致用,他们倒踏实了”。

“把美国大学生正式工作之前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放到中国来,再提供中国的课程,在他们以后的生涯里,会不认同中国吗?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刻的。”王海龙说。

王海龙,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专家,纽约商务出版社编审,兼任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副会长。江苏徐州人。出版人类学及汉学专著、译著20余部,在海内外报纸杂志出版学术论文和散文随笔等5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