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创“四星”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办学纪实
■本报记者 潘玉娇
梦想,承载着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全体师生的共同理想,更寄托着开发区广大群众的期望。这所创办时间并不太长的学校,纵观发展历程,有着怎样的梦想,又有着怎样的责任和担当呢?
学校的前身是昆山市玉山中学高中部,创办于1977年,2002年创建为江苏省重点中学,2004年实行初、高中分设,高中部易地新建,更名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目前,学校拥有36个教学班、1579名学生,专任教师129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1人,中高级教师占比90%以上;学校拥有市、区级学术学科带头人19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57人,骨干教师7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数量连年攀升。
自2004年学校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2009年顺利通过省三星级普通高中复审以来,开高历任校长牢固树立师资强校、质量兴校、内涵发展的办学方针,向教研要质量、向教改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实现了教学质量连年创新高的喜人局面。近年来,学校本科录取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学业水平测试一次合格率逐年提升,提升度列全市同类高中第一。同时,学校还实现了由单一的“文化高考”到“音乐、体育、美术、播音、飞行员”的全面突破,近3年来有61名艺体类学生被高校录取。
“低进高出,中进高出”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实力的有力标准。凭借优秀的办学业绩,开高向当地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加强班子建设
抓住提升教育质量根本点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师德楷模的引导者,教学业绩的引领者,干在先、做在前、走在后的守护者”,这是开高一届届领导班子坚守的共同准则。建校以来,学校一直探索着人文和谐、务实高效、激励创新的管理机制,并在制度落实中形成规范,在规范形成中追求精致,在追求精致中不断创新。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的管理,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在开高,从校长到中层以上干部,全部担任高考学科教学任务和学科组负责人,这无疑为学校管理增强了“底气”。教研组长以上的人员挂钩备课组,备课组的教学质量与挂钩人员的考核紧密相关。通过改革,学校打造出了一个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领导班子。
优化师资队伍
找准提升教育质量突破点
学校以“自我反思,勇于担当”作为教育文化精神,致力打造阳光团队,优化师资队伍素质,努力塑造爱岗敬业、爱生勤业、爱教精业的优秀教师形象。引导全体教师争做师德师风的典范,自觉遵守学校各项制度,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争做勤学善思的标兵,主动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在课堂实践中学,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争做尽心尽责的楷模,努力提升履职能力,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争做教书育人的表率,主动为学生服务,树立教师良好形象。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师德楷模,有10名教师获苏州市级表彰,1名教师被评为昆山市师德标兵。2016年7月,谢友明老师被评为昆山市首批“最美人民教师”。
以“学校培养、名师引领、集体共进、个体自觉”为方针,学校按照“计划上落实、时间上保证、经费上倾斜”的要求,督促教师认真参与校本培训,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出国深造,目前已先后有10名教师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参加学习培训,有16名教师通过继续教育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有8名教师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学校每年均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网上远程继续教育培训,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注重内涵发展
探索青年教师发展新路径
学校以青年教师“一年基本规范、二年站稳讲台、三年教育有特色”为要求,抓好青年教师继续教育。探索有效开展师徒结对工作的方式,从优秀班主任对年轻班主任进行贴身指导到实施层级培养,从青年教师风采展示到青年教师岗位能手评比,从上岗3年内青年教师培训到名师展示课开展,让年轻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得以稳步实现。
“放心、放手、不放松,争先、争鸣、不争利”,在开高,许多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就这样不断提升。近年来,该校青年教师在市级以上各学科基本功、评优课比赛中获一、二等奖80人次,指导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得省、市级一、二、三等奖30多人次。
学校以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为抓手,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研究的“传、帮、带、导”,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把学到的知识、技能、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内化为工作能力,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目前,全校青年教师成长迅速,40周岁以下青年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0%,成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
提高教研水平
努力破解教学重点难点
2013年,学校引进了“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省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谢友明和河南省级名师、全国数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杜志国。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学校为两位教师成立了名师工作室,以带动全体教师提升个人业务能力。2014年,两位名师均被列入“苏州市教育紧缺人才”名单,并入选“姑苏教育人才计划”。2016年7月,谢友明老师被评为昆山市四星级教师,杜志国老师被评为昆山市三星级教师。在名师引领下,该校名师工作室中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1人在昆山市把握学科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1人获评苏州市爱生模范,1人获第二届苏州市班主任论坛一等奖,1人获第三届昆山市班主任论坛二等奖,1人获评昆山市三星级教师,3人获评昆山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目前,学校有“在自主学习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研究”和“基于学生心智发展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两个省级“十二五”课题以及5个昆山市级“十二五”课题。其中,“在自主学习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研究”于2016年6月经过专家组评定,荣获“优秀”等次。
为鼓励教师投身教科研,学校还制定并实施了《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教科研奖励条例》。2016年至今,已有100多篇教师论文在市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获奖,校刊《求索》在昆山市教科研刊物评比中获一等奖。
发挥区域优势
构建学生德育活动新体系
学校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构建了符合高中学生特点和成长需要的德育活动体系。以“文明班级、文明之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等评比活动塑造学生的品格,并围绕“励志”主题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时刻接受道德的洗礼。学校坚持“教育发展,德育为先”育人观,把“人文·发展”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学生德育全过程。高一年级侧重“抓衔接、立规矩、打基础”,高二年级侧重“强常规、防分化、促提升”,高三年级侧重“谈理想、抓冲刺、促成才”,努力推进德育年级化、目标化、制度化、系列化、实效化。
学校结合实际,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德育系列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学生实实在在的行动。譬如,定期举办法制宣传、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等专题讲座;开展以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勤劳好学、节约环保、团结友爱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组织百日誓师、18岁成人仪式活动;利用升国旗、入团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观。2014年,学校荣获昆山市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先进集体、昆山市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学校十分重视通过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制定了班主任德育工作考核机制,形成了班主任德育工作反哺机制,建立了班主任德育工作交流机制,完善了班主任队伍德育学习研修机制。德育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德育水平,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又一推动力。
转变教学方式
“三段式”导学提升课堂效益
学校坚持向过程要效益、向细节要质量,围绕“抓好集体备课、强化二次备课、着眼课堂效益、重在纠正错误”的要求,重点做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培优辅差”六环节工作。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强化对集体备课的管理,坚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形式、定主讲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体智慧与备课组的整体实力,使每名教师都能准确科学地把握教学环节,使集体备课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
学校将教学过程进行细化,利用备课组活动当场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比较。每一次检查都有汇总总结、书面报告。在课堂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效备课、有效选题、有效训练、有效讲评、有效自学、有效补差,抓好常考点、新考点、失分点、能力点、支撑点。
学校聚焦课堂“三段式”导学案,即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指导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以学定教、讲练结合、互动合作、有效激励”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建立了重点学生跟踪档案,把需要重点辅导的学生责任到人、步步跟踪,确保培优补差的实效性。近几年来,该校高考各项数据与同类学校相比增幅最大,教学质量综合考评蝉联优秀。
打造特色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办学宗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在抓好各科教学的同时,重视学校的“励志文化”特色建设,加强艺体教育,努力使学生的个性特长获得最大的发展。为此,学校着力开展校园“十个一”活动,即:一节——开高艺体节,一践——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一式——升旗仪式,一操——跑操活动,一社——课余学生社团,一校——业余党校,一室——心理咨询室,一台——“开高之声”校园广播,一会——主题班会,一赛——学科大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让校园处处焕发青春的活力。2014年,学校获昆山市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如何科学合理地定位学校文化?开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对外交流拓展师生视野,以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能力,以艺术、美术特长教育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目前,学校拥有26本校本教材,有46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汉字是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学校成立“开高学生书法社团”,同时配合语文教学,在高一、高二年级逐步开展写字教学。郑冯丽老师编写的《中小学硬笔书法教程》正式出版,写字教育已成为学校特色。刘晓华老师申报的昆山市“十二五”立项课题“利用少林易筋经精髓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则对体育学科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学校以体育、美术、音乐为突破口,把艺体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育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2014年,舞蹈《糯玉飘香》代表昆山市荣获苏州市首届校园舞蹈大赛银奖;2015年,大合唱《大漠之夜》代表昆山市荣获苏州市合唱比赛一等奖。学校获昆山市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杨晓华老师被评为苏州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体育成绩同样振奋人心:校足球队在昆山市中学生足球比赛中夺冠,篮球队获苏州市中学生篮球比赛亚军。近3年来,有40多名学生在省、市级艺体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争创四星级普通高中的征途上,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的全体师生正凝心聚力、拾级而上!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是一所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学校,办学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科学管理,注重内涵发展,先后荣获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摇篮、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昆山市文明单位等数十项荣誉,成为苏州大学、南京体院等20多所高校的教改实验基地和优质生源基地,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多年来,学校坚持“人文·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大力弘扬“勇于担当、勤于反思、甘于奉献、超越自我”的开高精神,确立了“爱国、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博学、敬业、乐教、爱生”的教风、“刻苦、严谨、踏实、进取”的学风,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学校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教学区整洁宁静,有教学专用教室51间,每间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电子白板,另有设备先进的微机室、多媒体制作室和广播系统,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语音室等各类专用教室教具齐全、设施先进。运动区设施齐全,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和铺设人工草坪的标准足球场及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艺体馆内除建有音乐房、舞蹈房外,特设有教师健身房,方便了教师课余身体锻炼。生活区环境幽雅,有健康标准达到昆山市A级标准的食堂和住宿条件一流的学生公寓。
今后, 学校将继续坚持继承与借鉴相结合,用发展的视野构建学校的未来愿景。以建设“管理精细、质量过硬、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四星级普通高中为目标,坚定信念,突出重点,优化素质,踏实进取,不断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图说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