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已绘就 奋进正当时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蓝图已绘就 奋进正当时

——2017年度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侧记

■本报实习记者 邓寒雨 特约通讯员 陈光明

互联网+、云计算、VR、物联网……利用领先科技,借力校外空间,突破课堂形态,共享优质资源,这是各地校园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的新教育形态——“智慧教育”;而在另一端,异度云推出“智能化云教室”,实现教学资源云覆盖;浪潮搭建教育大数据平台,促进个性化教学新模式;阿里云在线开设直播、点播服务,传递泛在化教育新思路……众多企业获邀参加教育信息化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展示交流。4月18日,2017年度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上述课堂教学和企业展示均成为“吸睛”场景。

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在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全省各地要把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基本路线,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从建设导向向应用导向、融合导向转变,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方位融合,从关注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拓展为关注泛在学习的信息化,从关注教育改革的信息化拓展为关注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信息化,从关注提高管理效率拓展为提升教育治理的信息化。

夯实基础

完善智慧教育支撑环境

在南师附中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的课堂上,师生人手一台iPad,互动答疑即时进行,教、学、评、测紧密相连。“‘智慧教育’能够对每一名学生初中3年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追踪管理,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校长叶旭山告诉记者,数字化互动课堂是学校过去一年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智慧教育”环境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省内学校智慧教育环境建设的领航者。作为此次会议表彰的先进集体之一,该校校长王稼伟介绍,学校网络已由千兆升级为万兆,教室均实现有线无线全覆盖。全校配备了交互多媒体教学系统、数控实训室、智慧图书馆和制造类数字化车间,大力提升了信息技术对现代制造类专业教学的支撑作用。“技术创新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以该校“数控综合实训平台”智慧实训室建设成果为例,王稼伟告诉记者,该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满足各项实训教学与考核需求,有效降低教学成本,实现了绿色教学。

“目前,全省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苏南、苏中、苏北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异较大,尤其是苏北农村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依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还很艰巨。”省教育厅副厅长苏春海在会上指出,今后全省各地要进一步深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支撑能力;完善供给机制,有效提升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能力。

应用驱动

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今天的教学课堂就是一场技术的赛跑,是我们那个年代没法比的啊!”在本次会议的企业展示交流环节,一名刚刚体验了“智能互动黑板”的参会代表感叹道:“我可以在粉笔板书和多媒体应用之间轻松切换,同一块‘黑板’既可以像普通黑板一样用粉笔正常书写,也可以像iPad 一样,用高精度电容触控笔书写,还可触控观看视频图片,真正做到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教育信息化,应用是根本。徐州市的“智能巡课”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典型。“我们不再依靠经验解决问题,而是依靠数据说话。”该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宝民介绍说,“智能巡课”是一种新的课堂观察记录工具,主要分为3个维度——课堂、学生、教师,依靠对这3个维度的数据分析,将课堂状态以可视化指标呈现出来,强化对教育教学的日常监控和动态管理,有助于教师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讲计划”,实现对课堂教学的精细化管理。

在苏州市第三中学,信息化应用已成为教学新常态。“学生学业成绩诊断书”通过对学生每次考试成绩的常态化数据采集,进行个性化定位分析,每学期结束自动生成“成绩诊断书”,有力促进了教师实现问题导向的精准教学。此外,该校的“电子班牌”还能实现班级文化、考勤签到、通知公告、考场布置、实时课程发布等信息的动态展示。“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技术革命,将小数据变成大数据,更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变革,将大数据变成小数据,让教育尊重规律、回归人性。”该校校长戴永认为。

融合创新

拓展泛在化学习空间

2016年,“泰微课”以“聚力创新”4字打响了泰州微课程的品牌知名度。简言之,其根据教学大纲整合碎片化知识,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疑点、易错点遴选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计,制作出时长约3至5分钟的微视频,让学生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随时随地观看、测试、接收云服务。目前,泰州市襟江小学支教教师卞峰还将这一数字化学习的创新模式率先引入戈壁滩——甘肃酒泉95972部队女子学校,让城乡孩子、边疆学子都能享受优质教学资源。

不少与会人员表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泛在化学习模式,它使得教学形式不再拘泥于课堂,不断推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模式转变,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化、公平化发展。

“互联网+”环境下,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向学课堂”的校本实践即是对泛在化教学的积极探索。语文学科“小笔尖,大舞台”以微信推送微课资源的形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写作课程;英语学科“口语100”以APP形式,为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网络课程。“我们根据自身文化传统,提出‘向阳教育——根扎进土里,心向着太阳’的办学主张,打造‘向学课堂’,推动学习方式、教学资源的供给侧改革,面向学生的主动学习,面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互联网+教育”没有现成模板和路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创新。“对于人来说,如果思想和思维不解放,互联网充其量就是一个小工具而已。当然,我们不能小看了这个工具,因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极大地推动了教育均衡化发展。”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互联网+教育”论坛上如是说。

江苏教育信息化发展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江苏教育的其他方面相比,并非处于领先位置。这是会议对当前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判断和理性认识。据此,苏春海对年度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他提出,全省各地要坚持应用驱动,持续提升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能力;以深化应用、融合创新为核心,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全面带动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