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创造最优环境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省政府部署高水平大学建设——

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创造最优环境

本报讯(记者 王艳芳)4月20日,省政府在南京召开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会,副省长张敬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少军主持会议。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出席会议并发言,省教育厅副厅长洪流出席会议。

张敬华在会上强调,建设高水平大学是贯彻中央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是江苏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的有力支撑。各高校要切实强化主体责任,高度重视、认真谋划,着力在集聚高水平团队、培养高水平人才、产出高水平成果、提供高水平服务上下功夫,同时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内涵建设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合作,激发动力活力。“省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推进,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先行先试,引导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创造最优的环境和条件。”张敬华要求,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按照“专项+综合”的框架进一步推进。

何谓“专项+综合”?据悉,为提升江苏高等教育水平,我省于2010年开始先后启动实施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特聘教授计划、协同创新计划、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四大专项”。今年,我省新设立“综合”项目,助推一批高校在全国争先进位,重点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校加快提升综合竞争力,向高水平和世界一流迈进。

葛道凯指出,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首先要抓好“四大专项”的组织实施,强化组织管理、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价,全面提升建设成效。同时,我省将把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的省内高校纳入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并通过多种方式给予政策、资金和资源支持,逐步形成支撑江苏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体系。葛道凯表示,我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将打破“终身制”,实行奖优罚劣和开放淘汰。支持经费也将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调整变动,对建设成效好的高校将加大支持力度,对成效不显的高校将减少支持直至调整出支持范围。

在我省,通过“四大专项”建设实现办学质量跃升的高校不胜枚举。以南京大学学科建设为例,该校在以文理见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推进文理工医特色发展。一方面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探索优势基础学科向现代应用学科、高新技术学科、工程学科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等多个学科拓展延伸;另一方面实施“金牌学科”战略,推动优势学科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截至2016年底,该校有16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化学进入前1‰。

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今后我省将加大力度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财力保障。据介绍,今年省属高校生均拨款标准提至1.2万元,是2010年的2.5倍;生均拨款总额从2010年的52.8亿元增至165.7亿元,增长214%。同时,稳固“四大专项”经费支持,目前省财政已累计安排111亿元,下一步将继续滚动支持所有本科高校实施“四大专项”,确保今后几年年度专项经费总额保持在17亿元左右。除专项投入外,今年我省安排支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综合”项目经费总额将不低于7亿元。为充分发挥综合奖补的作用,财政部门将会同教育部门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放权,优化综合奖补支持办法。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实施岗位管理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适当提高绩效工资总量发放水平,着力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大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力度,探索试行多元化薪酬分配制度,并允许科研人员兼职兼薪;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职称评审权下放,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推进会上还公布了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和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印发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综合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部门和南京大学等9所高校负责人做了大会发言。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单位、全省52所本科高校和省教育厅相关处室(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