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学生与区域文化共“生长”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带动学生与区域文化共“生长”

——南京市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侧记

■本报记者 李旭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连夜回家学打铁……”阳春三月,烟雨朦胧。当记者走进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时,老街方言童谣社团的学生们正诵读着一支当地童谣,在青瓦白墙的校园里,浓浓乡音传递出乡土文化的悠长韵味。

近年来,淳溪中心小学依托区位文化的独特优势,以“寻根老街文化”为主线,开设了扎塑、剪纸、扇面画、老虎鞋制作等富有地域风土人情与人文内涵的特色文化课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体验融合中转变学习方式,传承地方传统文化,赢得家长和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谈及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上所做的努力,该校一位学生家长冯女士很是感慨:“作为高淳儿女,这里的一块茶干、一把羽毛扇都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我很欣慰自己的孩子能将这些古老、厚重而温暖的文化传承下去。”而在高淳区教育局调研员王桂木看来,正是身边这一个个讲述乡土文化的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淳溪中心小学是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自2014年“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南京市有74所小学申报立项。在“立项准入、专业支持、评估促进、展示交流”工作机制下,项目学校依据自身禀赋,着力于“一校一品”建设,3年来硕果累累,为不同的区域文化培育出了越来越多的“火种”。

在鼓楼区南昌路小学,民乐特色活动被发展为民乐特色课程,使学生与教师走向艺术人生,校园内形成了浓厚的艺韵文化;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以少年硅谷统整学校的一个个基地群、课程群、项目群,逐渐建构起乡村科技教育的文化模型;玄武区小营小学支持儿童走向课程开发的现场,让儿童成为课程开发的“小主人”;秦淮区府西街小学的“诗意民居”课程文化建设、六合区瓜埠小学基于千年古镇文化资源的“游学体验”课程建设、栖霞中心小学的栖霞名山文化特色课程建设等,都是从当地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特色项目,带动了学生与区域文化的共同成长。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在文化的滋养下,这些学校正在发生着静悄悄的改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东认为,这些丰富的学校特色文化的背后,是儿童意义的不断生长,是教育的返璞归真。

与此同时,为了改善学校文化建设校际间、区域间的不平衡,南京市74所特色文化建设学校按类别组建了7个学校联盟,充分发挥先进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学校文化的“常青藤”。

在近期举行的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现场交流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充分肯定了该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成效。“在推进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南京有一批学校充分挖掘校本优势,汲取适性教育的元素,创设环境、融合课程、提升课堂,接地域之气,显教育本质。”他希望全市各所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持之以恒,以特色文化建设为抓手,进而创建新课改理念下的特色文化,以及体现学校发展内涵、形象品牌、办学品位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