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逐梦前行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不忘初心 逐梦前行

不要为了目的而忘了初衷,就像给风命名的,不是它要去的方向,而是它来时的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题记

■东台市实验小学 程晓琳

梦想, 萌发于广袤的原野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他就成了那东西,那东西也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惠特曼

黄海之滨,串场河畔,有一座美丽的小城——东台,我生长于东台小城西北的一个小村庄。幼年的我在村小上学,班级中我的年龄最小,嗓门特高,爱唱歌又不知害羞,别人叫我唱,我就扯着嗓子欢歌一曲,生活得自由自在。记得四年级时,教我们的是一位叫程华的姐姐老师,她高中一毕业,就回家乡母校当了一名代课教师。程老师梳着一根乌黑油亮的长辫子,月牙似的眼睛,整天笑眯眯地给我们讲故事、教我们唱歌、和我们做游戏。记得一节语文课,学到一篇关于星星的课文,好多小朋友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程老师就约我们晚上每人带一盏煤油灯路上照明,到学校小操场看星星、识星座。星光闪烁的夜晚,我们来到操场,程老师领着我们看勺子一样的北斗七星、最亮最亮的启明星,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操场上,我们仰起小脸,睁大眼睛,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与每颗星星相遇相识的机会。后来,我们把煤油灯放在操场中央,程老师拉着我们围了一个大圆圈,跳起了欢快的圆圈舞,星光灯光交相辉映,把我们每个孩子的心照得透亮,程老师就是我们最亲最爱的点灯人。长大后,我也要像程华姐姐那样,做一名教师,成了我儿时的梦想。

理想,孕育于灵动的课堂

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贾平凹

终于如愿以偿,我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东台实验小学这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充满人文魅力的学校任教,我遇到了一群可亲可敬的领路人。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明确了《品德与社会》学科作为自己教学努力的方向。记得第一次上县级公开课,教案一改再改,试教了一次又一次。公开课前一天,校长听了我最后一次试教,忍不住摇头叹气说:“怎么越上越差,越改越不行呢?”我心急如焚,控制不住的泪水浸湿了一整大包面巾纸。但我不能就此放弃,于是熬夜重写教案至凌晨,没时间试教就反复空教,一夜都没合眼。上公开课的时间到了,看着黑压压坐得满满一阶梯教室的听课教师,我的心异常平静,我暗暗地对自己说:“别无退路,把握现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丰富多彩的活动、激情洋溢的引导,一下子抓住了学生们的心,听课者给予一致好评。活动后,校长禁不住夸奖:“小程,好样的!”我找回了自信,更坚定了前行的目标。

随后,我去盐城参加江苏省纪念小学思想品德开课20周年优质课竞赛活动。生活化教学情境、活动化体验式学习、感悟基础上自我价值观的建构、教师对学生表现的智慧理答和热情鼓励,给听课教师留下深刻印象,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此后,我又参加了江苏省“杏坛杯”优质课竞赛,也许是自己太想要那个金光闪闪的“一等奖”而忽略了对教学每个细节的精致推敲,最终与一等奖擦肩而过。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每一次竞赛都让我实现了成长的蜕变。身处小城,研究“小学科”的教师很少,更多时候都得靠自己边摸索边思考边前行,这更增加了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虚心向不同学科的教师学习,请他们来听课、说感受,我认真记载逐一推敲思考。在长时间的探索实践中,我终于摸索到了“门道”:在着力构建有意义的品德学习课堂的研究中,探索出“课前唤醒意义,强化自主学习;课中丰厚意义,情境渗透学习;课后延展意义,深入探究学习”的三段式品德学习课堂特征,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了“联系生活实际,强化过程体验,重视感悟内化,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风格和“真、趣、活”的课堂特色。

思想,生长于执着的笔耕

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

——肖川

工作20多年来,书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亲密爱人”。烦恼苦闷时,文学书籍、人物传记帮助我走出困境,走向敞亮开放的新天地;研讨思索无果时,教育书刊如天空中颗颗璀璨的星星熠熠生辉,给我智慧和力量。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我有了自己的思考。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之余,我一头扎进课题研究的幸福海洋,从盐城市级课题“小学活动式德育课程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爱心教育研究”到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诗性德育校本课程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有效开发多种资源,培养儿童生态型人格的实践研究”,一路走来,过程虽然艰辛,却收获良多,获得了盐城市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课题研究论文发表于《江苏教育》,更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在充满美和爱的课程中,滋养生命,蓬勃生长。

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前四期的主题词分别是:遇见、陪伴、选择和礼物。这启发了我:回首过往,我欣喜在青葱岁月里遇见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一路陪伴;我庆幸我选择教育作为我的事业,收获了丰厚的礼物。站在新的起点上,我愿不忘初心,以对教育的一片真情追寻未来明亮那方,矢志不渝。

(作者简介:程晓琳,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现任东台市实验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