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朱跃龙:联合培养实现『校企生』『三赢』
■本报见习记者 王琼
河海大学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2010年,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学校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度?如何缩短毕业生与岗位之间的适应时间?如何有效提高毕业生的行业竞争力和职业素养?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河海大学副校长朱跃龙。
朱跃龙向记者介绍道,河海大学共有1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专业学位涉及19个工程领域,每年培养1200余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自2010年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以来,学校一方面优化学科布局,完善学科体制机制建设,另一方面着重探索了以“重基础、强实践、拓素质”为理念,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提升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的“知识构建+工程实践,校内培养+基地培养,校内导师+基地导师”的三维一体“1+1”培养模式。
早在2003年,在国家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支持下,河海大学开始了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探索,经过多年实践,构建了学校与政府、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3种类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校先后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19家,遍布全国23个省(市),覆盖水利、土木、交通、环境、电力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行业。
学校还与联合培养单位共同成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下设基地管理办公室,共同负责研究解决基地建设、发展和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为联合培养提供了组织保障;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学生管理、导师管理、学位管理制定规范性文件,为联合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围绕研究生实践、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建立双向保障机制。
此外,河海大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校内导师和基地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通过筛选,聘任基地单位总工程师、勘测设计专家、“青年英才”等1500余名高级专家作为研究生基地导师。这些导师被纳入学校导师管理体系,实行严格的聘任、培训、考核机制。学校建立校内导师到基地单位参加论文开题、学生定期向校内外导师汇报、基地导师到学校参加论文答辩的制度,固化了“双导师”交流机制。基地单位制定岗位需求,通过研究生基地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发布,研究生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填报志愿,基地导师来校面试,形成了双向多轮选择的“顶岗实践”选拔机制。
在朱跃龙看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通过‘顶岗实践’,学生耳濡目染了工程人的匠心精神以及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真正理解了水利人的责任。”朱跃龙说。
区别于传统的校外实习,河海大学学生为期1年的“顶岗实践”全过程被纳入基地单位的管理。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科研实践或工程实践,可以在相关部门的技术岗位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也可以和基地导师一起从事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科研实践。基地根据培养需求制定个性化实践学习方案,同时采取学生提交月度实践小结、学校派专家到基地巡视抽查等措施,强化全过程培养质量监控。
朱跃龙告诉记者,通过1年的“双导师”指导和基地实践,学生要完成的专业目标,首先是对所在的工程领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做出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了解行业目前的优势劣势和处境。其次就是要完成专题研究报告,这些报告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朱跃龙表示,通过“知识构建+工程实践,校内培养+基地培养,校内导师+基地导师”的联合培养模式,学生直接参与到如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南水北调、西部水电开发等一大批世界瞩目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缩短了对工作岗位的适应周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素养、就业竞争力;企业能够尽早地发现人才,充实人才队伍,促进研究氛围的提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学生可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给企业带来“看得见”的效益;学校通过联合培养基地搭建了政产学研用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提升了学校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拓展了学校的办学空间,切实实现了“校企生”的“三赢”。目前基地已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5000余名,学生实现100%就业。
朱跃龙
(河海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