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校我的家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我的学校我的家

■江阴市长泾实验小学 沈激

上世纪90年代初,学校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家。我工作其中,生活其中,她给予了我许多快乐与温暖。

老公是外乡人,在镇上买不起房,上班往来十分不便,结婚后我们提出在学校住宿。学校处于集镇中心,用房紧张,但老校长硬是挤出一间作为我们的宿舍。宿舍在一幢二层小楼的楼上,木地板,由于年代久远,地板已经裂缝。楼下是校办厂的橡胶车间,裂缝中常有焦煳的橡胶味道传来。但我们仍很满足,上班总算可以不再起早贪黑,不用再那么辛苦。

小楼前是一鉴方塘,中间一条石板小桥分割为二,两头各有两只石狮蹲守,四周的扶栏由古老的黄石条筑成,给人一种古朴沧桑的雅致感。池塘南边是学校的大礼堂,中间相隔一条用青砖铺就的甬道,甬道中央种着几棵梧桐树,树身虬曲斑驳,像阅尽世事的慈祥老者,寡言而又深邃。每当晚上放学后,校园内渐渐安静下来,偌大的校园仿佛为我独居。春风沉醉或是炎夏难耐的傍晚,我们总是搬张小课桌在宿舍外的走廊里用餐。迎面袭来丝丝微风,细嗅,其中总有孩子们身上特有的气息,沁人心脾,让人纯净。楼下,池水静如明镜,时常漂浮几片宽大的树叶,引来几尾小鱼嬉戏。白头、黑尾的几只大鸟停在老树枝头,偶尔鸣叫几声,以示它们的存在。时间如果能够就此停滞,那该多么美妙啊。

我不是科班出身,半路出家当的老师,学校为我找了李教导做师傅。李教导家住学校西边,隔着一条叫作南巷门的窄街,和学校西校门斜对而居。白天,我跟着李教导听课,听完就搬到自己班里施教,依葫芦画瓢渐渐入门,找到门道;晚上,我自己备课,当理解不透某道题目或是寻找不到突破难点、重点的方法时,就由西校门去李教导家请教。不管家务多忙,她总是停下手中的活计耐心帮助我,有时还留我在她家吃晚饭,印象最深的是她包的馄饨,鲜香可口,让人难忘。有一次,为上全镇公开课,她帮我把教案改了又改,走出她家时,已是月上中天。月色下,牌楼状的西校门更显庄严,推开那两扇沉重的木门,是一条笔直的水泥道,两边芍药开得正艳。后来,我们被市教育局评选为优秀青蓝对子。现在的我能如鱼得水地把握课堂,和当年李教导的悉心教导是分不开的。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物非人非,当年的静谧校园已成熙攘街道,当时的人儿也已或老或走。但我对学校的那份感恩,对帮助过我、关心过我的人的思念与尊重没有丝毫的寡淡,并将继续永存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