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新愿景新理念引领教育华丽转身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以发展新愿景新理念引领教育华丽转身

■东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劲松

“十三五”期间,东台教育将以践行新理念、“融入长三角”为导向,着力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争取到2018年提前达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建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活力教育和品牌教育。

紧扣教育现代化,优化顶层设计和布局调整。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加强整体规划和标准引领。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6所,省优质园达到90%,农村幼儿园(点)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定标准,超过5万人的镇建成2所以上省优质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策应城市化进程加快、“二孩”政策放开等形势要求,修订完善教育事业布局规划,投入约5亿元,加快推进学校迁建、升级改造和“改薄提优”,确保校园、装备、队伍、课程、管理等方面建设达省标要求,从根本上缓解优质资源少、体量小和面上教师结构性紧缺等矛盾。制定实施《智慧教育三年行动方案》,加快优质资源辐射共享和学习方式深度变革,3年内80%的学校建成盐城市“智慧校园”。

加快城乡一体化,扩容优质资源和多样供给。深入实施城区集团化、农村集约化、城乡联盟化办学,完善城乡联动共建机制。从今年起,在原有校际和学科联盟建设的基础上出台《东台市中小学组建教育联盟的实施方案》,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吸纳发展能力不足的学校,落实和扩大各联盟办学自主权,推进教师作为“系统人”的常态化交流,建立完善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制,放大联盟内部名师工作室、教研中心组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捆绑考核,促进联盟各校深度协同、抱团发力,各联盟有序竞争、建成区域发展共同体。加大骨干教师到农村交流支教比例和支持力度,落实城区窗口学校对农村校顶岗见习和新招聘教师跟踪培养的“种子计划”,在建的城东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将由实验中学教育集团领衔,进行一体化运作。

凸显办学特色化,聚焦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潜心课程建设,倡导“让学引思”主张,实施校长课程引领力、学校课程开发力、教师课程执行力和反思力的“四力同修”工程,建好省级课程基地、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少儿国学体验基地等,完善基于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机制。加强文化引领,整合本地“天仙”文化、“三相”文化、红色文化、发绣文化等特色资源,丰厚学生的人文积淀和文化底蕴。重视艺体教育,恢复组建东台市“小红花”艺术团,实施“二胡之乡”振兴计划,建成中央音乐学院二胡生源基地,实现“三大球”中小学联赛全覆盖。实施科研强教,加强双语阅读、集体备课和教学共案与个案的研制,推进资源、题风、考风、改风“四建设”。

推进职教品牌化,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把发展职业教育与服务经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对应“一带一路”、沿海开发战略和新特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全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双方的深度对接,培养专业对口、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办好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东台分院,指导东台中等专业学校创成第三批“国家示范校”,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开辟新的更高层次的办学领域。

突出队伍专业化,建设一流师资和人才高地。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教师日常管理,健全师德考评机制。建成集教、科、研、训为一体的省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机统筹教师教学基本功全员培训、校长和中层干部全员听课、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学生全员家访、起始年级家长全员培训活动,将教师成长置于更宽视域,让教师智慧惠及更多学生和家长。利用“东台教育论坛”等平台,大力实施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塑造工程;积极内引外联,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智助教”;深入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提高优质师资的覆盖面,为加快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