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未来学校的模样②
今天,我们正在迈向未来,学校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未来学校是什么样的?未来教育走向何方?是教育改革中多样化的尝试,比如各种云平台、教育技术、创客空间的运用,还是慕课、翻转课堂、学院制、走班制等课程领域的改革……“未来学校”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教育热词。
未来并不遥远,我们已在路上
■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陈海勇
那些原本仅靠知识和逻辑工作的人,基本逐渐就会被电脑所替代,越来越贬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够真正做起来。计算可以由电脑完成,但是创意不能。
未来的孩子不可能不换工作,他这一辈子,一定会至少换5到7份工作,而且换2到3个行业。一辈子在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会变得越来越难。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教他在大学期间,做好一个专业,你觉得是不是有可能是对他的诅咒和害他呢?
2040年的职业环境应该是怎么样的?第一个变化是从信息时代转向概念时代;第二个变化是改变会更多、更猛,更快、更不可测;第三个变化是以幸福与自我实现为核心的生涯。
……
这是网络上一篇很火的文章《未来30年,孩子们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理性减退、概念增加,专业、行业、职业迅速变化。未来的主人要有感性的思考力、生涯应变能力和创造力以及极强的跨界整合能力,还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良好的教育应该满足每个人成长的需求,帮助孩子成为自己,而不只是社会中合适的一颗螺丝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个性化教育需求与日俱增,人的学习也会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未来学校的形态随之发生变化——融合、开放、多元、无边界……
“成长中心”——学校的设计理念。未来学校将提供无限可能的互动空间,成为学生学习、活动、游戏的乐园中心。在空间设计上,安全、绿色、健康,是基于人与人关系的改变和孩子思维方式的改变。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环境相融合,为孩子们提供玩耍、社交、研讨与分享的场所。每个中心各有特色,每个孩子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
“大数据”——教学方式改变的“催化剂”。未来学校中,“大数据”不仅便利呈现知识、存储知识,更是对师生教与学方式的颠覆。首先,课堂内外,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被全程收集,自然形成教育的“大数据”,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可快速了解并掌握;其次,针对个体的学习分析将实现精准推送,给出建议,精准到位,利于学生及时改进。“大数据”时代,社会、家庭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提供参考意见,学校成为学习化的“社会大家庭”。
“自己的课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在未来学校,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制订学习计划,形成“与众不同”的课表。学习者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学习任务个体化,也可团队合作探究。讨论研究时,学生可临时组队、组班;需要校外考察时,学校给予协助。课时和班级的概念淡化,学习时间根据需要适时安排,更多地强调学习进度、学习资源以及师生关系。未来学校更加关注人的差异,给每一个个体公平的机会,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品牌课程”——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不是学校品牌的竞争,而是课程品牌的竞争。学校的优劣集中体现在课程的优劣。未来学校的课程建设较为成熟,国家课程校本化异彩纷呈,拥有某一方面的优质课程资源是学校的竞争力所在。学校设置更多元、更宽维度的课程内容,建设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场馆,配备更多经验丰富的课程“精英”教师,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提供硬件以及软件上的条件。品牌课程团队、专业机构、教育专家入驻学校,提供课程专业指导。未来学校成为优质资源“集散地”,不仅是校内资源,还有社区、国内国际的资源。资源更加丰富,更加接近社会实际。
未来学校的生态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实践场,身处其中,师生回归生命的成长。
未来并不遥远,我们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