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的教育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如水的教育

■苏州市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陈海勇

在《读者》上读过这样的故事——一天,女孩突然对母亲说:“你知道吗?我最喜欢的是台风。”母亲听后很是诧异,一问才知,原来是那一回的台风之夜,全城停电,女孩拿着蜡烛走在烛光里,母亲笑盈盈地对她说:“烛光里的你,真像一个天使。”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因母亲不经意的一句话,女孩便喜欢上烛光里美美的小天使的模样——盈盈而立,楚楚可人。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回忆:同一个班级,由于前后两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学生的精神面貌便有着根本的差别。前一位教师非常严格,布置作业多,给学生的评价却很低;后一位教师则把评定学生的标准降低,而且给特别用心的学生加上一个或两个刻成印章的“苹果”。这样做的结果,学生一个个由原来“畏畏缩缩、萎靡不振”变得“充满自信、容光焕发”了。

这两个小故事,其实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母亲眼中,烛光里的女孩像美丽的天使、童话王国中的白雪公主。女孩从此念念不忘,执着于心;而老师给孩子印发的小小的“苹果”,对孩子有着神奇的魔力,感化、激励着孩子不断向上,孩子也幸福地感受着老师对自己的爱。

我们的教育对象呢?不就是一个个台风来临之夜的孩子吗?他们的心灵在等待我们去点亮。我们要做什么样的教师?是严厉苛刻、暮气沉沉,还是温柔似水、妙趣横生?面对一张张生命的画卷,是一味地去挑剔、埋怨、叹息,还是更多地去发现、欣赏、引导,给孩子一个微笑、一个鼓励、一个温馨的拥抱?

想起宇的事来。宇是我在乡下教过的一个学生,人很聪明,但他无心学习,整天四处晃荡,惹是生非。一次,我和他打赌,如若他考试排名达到班级前十,我就在“腊八”那天,给全班同学做一顿腊八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偏偏用上了心,考试成绩破天荒地进入班级前八名。知道成绩的那天,他追在我后面:“陈老师,可要记得我们的约定呀!”看着他一脸认真的样子,我笑了。回到办公室,我翻开台历,在农历十二月初八那一页郑重地写上“腊八粥”三个字。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十二月初七这一天,我起了个大早,去街上买来小米、红豆、莲子、桂圆……晚上将其浸泡在水里。第二天一大早,我将这些都倒入锅内烹煮。课间,当我提着两桶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出现在班级时,宇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同学们也都傻了眼,然后全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多年后,已大学毕业的宇回忆说,那是他吃过的最难忘的一顿腊八粥。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也常常会有困惑,有那么一些学业上失败的孩子,他们桀骜不驯,不能通过成绩来证明自己,过着 “漫长”而“无意义”的校园生活。他们该如何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应以何种方式帮他们找回不堪的自尊,回归正常的校园生活?他们已是家庭的受害者,不应再成为学校的失败者。苏霍姆林斯基告诫年轻的教育者:“年轻的朋友,请记住,孩子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的露珠。要培养自尊心,只能用温暖细柔的教育手段。自尊心是不允许采用粗暴的、强有力的、凭意志的手段的。”歧视、冷漠只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作为教育者,切勿让他们被边缘化,让他们在冷嘲热讽中成长。

或许,教育的艺术并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的路任重而道远,我仍然坚信,总有一种教育适合学生,总有一种教育润物无声、回味无穷,总有一种教育温润如水、长善救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