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共同创造: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路径(摘编)
——以生涯辅导校本课程设计为例
邓庆民
校本课程开设的门类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奇,但并没有带来学生参与的热情。其实开发校本课程的目标和价值,并不在于开发出多少有特色、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而在于开发出的校本课程能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生不是单纯的学习“参与者”,更应该是他所学东西的“创造者”,从这种意义上讲,校本课程是师生共同经历的学习过程,“共同创造”可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路径。
看见学生的需要:
课程内容以学生生活为中心
根据学生在课程中的地位以及参与程度的不同,校本课程可以表现为“对学生”的课程、“与学生”一起开发的课程以及“依靠学生”的课程。让学生在课程中找到自己,才能使得校本课程成为学生自己的课程。生涯学习主要以学生的需要和问题为关注点,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生涯探索的过程。
“对学生”的课程 侧重生涯理论以及生涯工具运用的学习。课程旨在唤醒学生的生涯发展意识,引导学生了解自我,明确生涯发展方向,培养生涯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如《他们的故事》叙事性课程,借助影视作品、新闻事件以及身边人的案例等资源,通过视频、文本、师生讲述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别人走过的路中去感受、领悟生涯的意义。
“与学生”一起开发的课程 侧重学生的领悟与体验。讲故事是古老的教育方式,学生的故事和对故事的不同感悟构成了生涯课程的主体。如《我们的故事》体验性课程,以学生的生涯故事为资源,以“冰山理论”为支撑,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行为背后的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自我层次。学会自我分析、看清自己深层次的需要是课程的重点。
“依靠学生”的课程 同伴群体在中学阶段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课程应指导学生帮助更多的人,同时在助人中深刻认识自己。如《帮帮他们》 培训课程,从学生生涯问题的相似性及其自发助人的愿望出发,借助个案,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当事人,其实质也是分析、帮助自己。
寻找适合学生的项目:
单元教学重在转化知识的呈现方式
日本学者佐藤学从“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阶梯型”“登山型”两种不同形式的课程编制模式。前者关注的是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后者则是以某一特定主题为中心,学习者以各自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单元设计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单位,生涯辅导的单元教学设计可采用“阶梯型”和“登山型”相结合的方式。如“性格分析”单元是先教给学生性格分析的一般方法,再运用这个方法去完成一系列人物的性格分析报告。也就是说,先“爬梯”——给学生搭建阶梯,将他们带到“半山腰”,然后“登山”——给定一个山顶的目标,让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到达山顶。
起点:了解学生认知 单元设计的起点是学生认知,生涯辅导教学针对性强,要依据学生具体需要进行调整。一般要进行三次调查:第一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需求;第二次是在课程开始前开出课程内容菜单,让学生选择需要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第三次是在每一单元的学习前,就与教学主题相关的问题与困惑进行调查。在经过这样的调查分析后,进行教学路线设计。
项目: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在单元教学设计中,要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把知识转化为项目,项目是系列的任务,是问题的解决导向。以“性格分析”单元为例,在学习性格色彩理论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进行影视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色彩分析的项目研究,进而进行身边熟悉人物的性格色彩分析项目研究,最终让学生完成人物性格色彩分析报告。
评估:贯穿单元教学始终 在单元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始终都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其评估的目标也应设为三级目标。以“性格分析”单元设计为例,基础目标是知晓四种性格类型的特点,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中级目标是学会运用性格色彩工具分析他人;高级目标是能够指导别人运用这一工具改进自己的生活。
建立学生与课程的联系:
课堂教学聚焦学生活动体验
教学设计的思路不是侧重于教师讲授的内容,而是学习的设计。由于学生的不同,也就有了需要的差异,教学设计过程也因对象或内容的不同而变化。
指向学生体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资源 教师根据教学主题设计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切身体验、互动交流,建构起学习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突出“体验”和“讨论”,采用“体验—建构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介入,强调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去组织学习材料,这种教学着眼于“播下积极的种子”“体验深刻的情感”和“引导自主的思考”。
筛选学习内容:关注学生现实需要 在生涯辅导课的教学设计中,围绕某一主题,将学生所应达成的目标罗列出来,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需求从中确定3-4个教学目标。以《生涯选择》教学为例,高中是要做许多决定的阶段,然而由于一些外在的压力,学生可能会作出不适合自己的选择,所以“澄清与决定”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经过分析,教师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知道并能够说出选择的过程、领悟并理解选择的三个法则、掌握选择的方法、制定并评估选择方案。
组织学习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 课堂教学设计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时间安排,二是活动设计。在课堂教学的时空中,活动是随着时间展开的,以时间为点、以活动为面,教学设计可以通过阅读体验式、案例体验式、游戏体验式、测验体验式、项目体验式等方式表现出来。在《生涯选择》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案例体验式流程,即概念突破—案例讨论—全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