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供给侧视野下以“问题链”教学为核心的 “未来教室”建构研究(摘编)
游忠
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构建相互关联服务学生成长的“未来教室”,是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未来教室”中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替代单向讲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能有效激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我校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基于“未来教室”的“问题链”互动教学模式,试图通过我们的供给侧改革实践,精心打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高效生态课堂。
(二)主要理念
追寻教学宗旨,尊重自主选择,促进自觉发展,实现自由生长。“未来教室”的建构立足于学生自身发展,以“问题”为载体,以“链”为纽带,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问题链”教学,是指在“未来教室”中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多元问题情境,把学习置于一系列问题之中,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情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拓展教学空间,构建移动性、信息化、多元式“第三学习空间”。“未来教室”的建构致力于教学空间的拓展研究,原有教学空间是以家庭为第一空间、学校为第二空间,而本研究是在第一、第二空间基础上的“第三空间”的拓展研究,此“第三空间”即“未来教室”,它不仅限于物理空间,还有虚拟空间。
突破传统观念,顺应时代要求,坚守教学内核。“未来教室”的建构是以供给侧思维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并着力于教学实施的变革研究,即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顺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同时也坚守教学的本质和内核。“未来教室”借助信息、网络等媒介实现突破时间、空间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多种途径解决问题、自主感悟反思问题的“问题链”意识,坚守着“启迪思维”这一教学内核。
核心概念分析
(一)问题链
问题链(Problem-Link)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的困惑,将教材内容按知识形成过程,重新设计、组成若干个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教学问题,形成按顺序解决的逻辑链条;是一组有中心、有层次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包括发现提出、分析解决、感悟再生三个环节。
(二)未来教室
未来教室是一种典型的智慧学习环境,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室的高端形态。它是基于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和云平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未来教室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以“问题”为载体,“链”为纽带,通过一个个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的新模式。
研究内容
依据以“问题链”教学为核心的“未来教室”的功能实现,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互动教学活动开展所依赖的各类硬件环境建设;二是如何控制和利用硬件环境,促进课堂信息交流、有效互动教学等软件环境建设。
(一)硬件环境建设
引入 M-ICT战略,开启一个全新的万物互联的教育时代。未来教室致力于突破传统教室的空间设计,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更可以将空间延展至走廊、多功能间,甚至卫生间等场所。紧密围绕实现“未来教室”功能所需硬件辅助确立硬件环境标准,创造大数据分析、虚拟与现实相融、安全与隐私保障的无时不能、无处不能的学习环境。
(二)软件环境建设
拓展供给平台,软硬件无缝对接,搭建教学合一、家校协同的智慧“未来教室”。智慧课堂系统以智慧课堂云终端为中心,由电子书包、智慧课堂软件、智慧教学平台、微课制作软件、移动式充电柜、感知与控制模块共同构成。个性化学习空间的搭建,有助于实现跨平台、跨终端的泛在学习应用,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壁垒,与课堂信息记录紧密配合,实现个性化的辅助教学,并将课堂功能有效延伸。
优化供给内容,坚持“问题链”牵引,建设保证教学有效实施的系统化课程资源。基于“问题链”的系统课程资源是“未来教室”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包括电子教材、题库、教学资源库等。我们必须把学生的需求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努力提供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优质高效的供给内容,将碎片化的课程资源以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链”相串联,促进课程资源的系统化,以保证教与学的有效实施。
创新供给方式,以“任务单”为指向,建构未来教室各学科基本的教学流程。“未来教室”的建构实现了传统模式与信息技术模式的融合,以创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新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学习观。“未来教室”还实现了教学过程的重构,以或并列或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为牵引开展教学。此外,“未来教室”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进行了重构,初步构建了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流程。
完善供给导向,以效果达成为目标,构建基于“未来教室”的“问题链”教学的评价体系。我们认为评判基于“未来教室”的“问题链”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其是否适合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教学评价标准应该是以学论教,即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能够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当然如何科学地评价基于“未来教室”的“问题链”教学仍需要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