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花儿一样绽放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像花儿一样绽放

——响水县第二中学40年教育发展纪略

■殷作富 汪立文

在响水这方深情的热土上,有一所颇有“个性”的学校,40年来,她不惧风雨,不甘落后,不等不靠,凭着一股韧性,开创出了一片新天地,她就是响水县第二中学。

雏鹰展翅亮风采

响水县建县伊始,恰逢“文革”时期,普通人家的孩子除了参军,几乎别无出路。在偌大的县城里,只有僻处西北一隅的响水县中招收了不到400名初、高中学生,大部分孩子小学毕业后无所事事,这让家长们忧心忡忡。于是,在县城再建一所中学的呼声下,1974年5月,响水县第二中学筹建组成立。然而,由于用人、校址和土地征用等方面的意见难以统一,二中的筹建工作被暂缓进行。后在筹建组的要求下,响水镇革委会办起一所初中,定名为向阳中学,这便是响水县第二中学的前身。

1978年,向阳中学招进了两轨高中的新生。1979年,造价28.6万元、响水县教育史上的第一栋二层小楼在向阳中学的校园里拔地而起,令县城广大干群刮目相看。当年5月,曾经负责筹建二中的赵功焕同志调任向阳中学校长。他下决心,不仅要在向阳中学办出全县一流的初中,还要努力办好高中,形成与县中比翼齐飞的大好局面,争取让向阳中学重新回归县直属教育单位,恢复她的原有身份——响水县第二中学。

扑下身子,赵功焕一干就是8个春秋。在此期间,学校盖起了两幢教学楼、一幢宿舍楼,引来了苏南伉俪、高中教学骨干唐凤英、吕培炯,引来了初中教学骨干“二林”——林正加、孙林根,引来了爱生如子的徐玉茹、魏平,引来了科研标兵朱耀国,学校管理生力军陈宣军、朱兆丰、张子超、温连成……

教学比武、科研结对、管理考核等一系列有力举措纷纷出台。定位准、措施实、管理严、激励广,向阳中学办学红红火火,得到了全县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1987年8月,陈宣军同志被任命为向阳中学校长。这年9月,向阳中学正式更名为响水县第二中学,位列县直教育单位,并被确定为县改革试点校。学校新领导班子在改革的浪潮中诞生,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骨干教师被选拔进入中层管理队伍,为学校的后续发展积累了人才,蓄积了后劲。1988年1月,响水二中干部校内聘任制、教师岗位责任制、业绩量化考核制等改革经验在盐城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

就在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响水二中的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1990年,响水县委、县政府决定易地建设新响水中学,多名优秀教师被调往响水中学任教,学校生源受到极大冲击。然而,凭借着出色的初中教学实绩,响水二中赢得了县教育局和广大干群的认可,也赢得了县委、县政府的支持。1994年,在县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将提升高中办学质量、创建市级重点中学作为内定目标,通过3年的努力,学校初中教育质量稳步发展,高中教育质量逐年提升。2000年5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响水二中用3年时间创建市级重点中学,用5年时间创建省级重点中学。2002年,响水二中成功创建为盐城市重点中学,这也拉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梅花香自苦寒来

2002年2月,县长办公会议重点研究了响水二中的发展规划,决定对二中进行布局调整:初中部南北校区分开招生,北校区建20轨初中,南校区按照10轨初中、20轨高中的完全中学进行规划。响水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发展规划和教育布局调整的需要,决定在城南兴建教育城,规划建设一个普职成教育齐全、体育运动功能完备、设施先进,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的现代化教育城。其中,响水二中南校区建设被确定在一期工程阶段。

2004年9月起,响水二中开始不断扩大规模。2006年30周年校庆时,学校已经拥有南北2个校区,在校生8500余人,初高中教学班119个,教职工500余名。2007年8月,北校区初中部取消“四独立”,全部收归国有。2009年,随着响水三中人员和债务的并入,二中面临办学资金极度匮乏、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面对困境,响水二中广大师生员工凭着坚定的信心和信念,一起战严寒、斗酷暑、建工程、理资料,高质量地完成了江苏省三星级高中的创建和复审任务。2005年5月18日,江苏省教育厅领导带领30多名专家走进了响水二中校园。在5月20日的反馈会议上,响水二中以较高评分获得专家评审通过。

三星级高中每五年为一个复审周期。由于初高中剥离后的各种债务矛盾纠缠,响水二中第一次的复审时间被迫延期到2011年。迎接三星复审的时间紧、标准高、任务重。学校36名干部、教师分成6个大组,牺牲了寒暑假、双休日,用8个月的时间,终于将295盒、近3000卷的档案资料整理完毕,并建立了电子档案库。2011年11月28日,响水二中再次以高分通过了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复审。当喜讯传来时,师生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感慨。

千树万树梨花开

2008年春天,省、市、县三级政府高强度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响水二中抓住这一良机,获得2800多万元的政府补助,极大地缓解了学校创建合并带来的基建负担。此时,学校“轻装上阵”,开始着力思考“高中内涵式转型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时任校长王亚群确立了“同一的成人要求,不同的成才标准”的办学理念以及“立足常规抓常规,精细常规成特色”的办学策略,明晰了“文考要争,渠道要广,合格要保,特色要创”的办学思路,制定了“一年抓规范,三年争中游,五年树品牌”的学校近期发展目标,学校三星级复审高分通过,教学质量跃居全市第二方阵前列,学校的“315”办学模式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逐渐孕育成形。

2012年春,响水二中新的领导班子依托中西合璧的“和合文化”核心内容,积极构建校本育人思想新常态,一连串教育教学改革得以付诸实践。至此,学校全面实施“315”教育模式,师生共同培育校园“成长树”,形成了学校发展的“后发效应”。学校还积极构建在重点环节“以点带面”的新常态,教学分段管理,学生分类管理,考核分档管理,师生小组竞争性合作管理,凸显了“合规成人的常规管理、合适成才的教育思维、合格成长的目标等级、合理成功的发展型教育”。

近年来,响水二中先后有35批、1200多人次前往山东、湖北、江西、辽宁、上海、河北以及省内各地参观学习,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还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省沭阳中等专业学校、衡水市第二中学、山东省昌乐二中等建立起交流平台,请来了魏书生、程红兵、杨青松等名师,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逐渐组建起富有学术内涵的语文教学团队、充满教研追求的数学教学团队和具有独特风格的英语教学团队。响水二中中层干部、语文骨干教师李成义圆满完成了3年援藏支教任务,受到了教育部、江苏省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政府的嘉奖。副校长王达群在自己获得部级“优课”的基础上,引领着学校多名教师获得省、市级荣誉……

如今,随着学校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外力主动发力、助推学校发展的势头正在形成。学校省级课程基地顺利通过申报,“向阳红教育基金会”成功建立,学校40周年校庆活动异彩纷呈,“淮海戏进校园”课题立项即将成为现实……

5年来,全校共有624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县级以上奖励,79名教师获辅导教师奖,138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奖,学校两次获得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江苏地区)组织奖。2013年,学校获“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荣誉称号。学校连续4年获得盐城市星级高中达标运动会第一名,高三毕业生在大一新生体能测试中的表现稳居盐城市三星级高中前3名。2015年10月,学校代表盐城市三星级高中参加了江苏省第七届阳光体育运动会,获省三等奖。

通过5年的不懈努力,响水县第二中学以“为学生的终身幸福,为教师职业价值指数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形成了“文考要争,合格必保,特色巧创,普职联通”的办学特色,从狠抓“三段六步”课堂,到尝试“响亮课堂”,再到“合成教育”,直至如今的“315教育模式”, 在不同时期都绽放出美丽的教育花朵。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未成年人科技创新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国防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县委县政府授予的“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响水县第二中学全力打造的“315教育模式”,将继续引领学校寻求真教育、真课堂、真实践,使学校在跨越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高奏凯歌!

县领导到学校调研

校园运动会

魏书生为教师作报告

校园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