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为教育公平按下“快进键”
——扬州市文津中学“互联网+课堂导学”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本报记者 孙陆培 于国宁
前不久,在第十届扬州市初中校长论坛上,作为主会场的文津中学,面向全市130多位校长开放了数十节“互联网+课堂导学”课改示范课,与会专家称其突破时空限制,推动教与学的双重革命,为教育公平按下了“快进键”。
Pad教学使课堂无边界
这是文津中学的一节数学课,主题是“字母表示数”。50个孩子,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数学教师张俐事先将拼图任务上传至互动平台,然后先教学生拼搭火柴棒,在拼的过程中了解每增加一个正方形需要多搭三根火柴棒,同时还借助电子笔的书写功能在各自的成果旁边勾画、计算。
紧接着,每个学生在自己的Pad上进行同样的操作,教师则对白板屏幕上滚动播放的学习成果进行讲评。张俐感慨地说:“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反馈及时,而且可以数字化保存,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可以更全面、更充分地呈现学生个体的智慧。”
文津中学校长王军文向记者介绍说,互联网在日常教学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海量的图片和视频组成的电子书,让学生有了选择的自主权;平板电脑的拍摄功能,提供了现场检验的便捷方式,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互联网+课堂导学”
搭建全新智慧课堂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一直被视为知识的传播者、代言人。在学生眼中,老师们被贴上了学科的标签,因为老师们往往只见“知识”不见“人”,学生看不到教师最真实的那一面,师生之间的所有交往都发生在“知识”的传送带上。
但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当教师与学生以相同的“学习者”身份出现时,教师回归真实的人的本性,而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在文津中学的“互联网+课堂导学”模式中,网络终端自然而然地串联起了教师和学生,教师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把知识点通过互联网、信息化的手段整合在一起,课堂变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场所,答疑解惑、知识运用都可以用“在线教育”方式得以实现,一个全新的智慧课堂就这样搭建起来了。
“互联网+”解决
传统课堂的“痛点”
“这是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也是查补教育短板的需要;同时,它可以促进过程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王军文这样评价“互联网+课堂导学”的功能。
2013年,文津中学凭借“四导四学”课改模式,摘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然而,该校并没有停下课改的步伐,此后三年,他们不断推进、不断深化、不断创新,形成了课堂学习系统支持下的创新型教科研成果——“互联网+课堂导学”课堂学习系统。
在王军文看来,“互联网+课堂导学”解决了传统课堂的“痛点”,师生之间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这既符合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育方式、方法的理念,也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推动了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研讨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顶层设计主动作为
三位一体相融共生
学校成立了新课改研发团队,并与科技公司合作,出版了《凤凰数字化导学稿》,为学生课堂学习打造个性化互动学习平台。经过该校教研团队的不断开拓创新,“互联网+课堂导学”课堂学习系统形成了三大创新特色——让数字化导学稿与课堂学习深度同步与融合;让微视频与课堂学习配合同步与融合,让个性化互动学习平台与课堂学习展示同步与融合,三位一体,相融共生。
正如张俐老师课堂上所展示的那样,“互联网+课堂导学”同信息化教学有效结合,与个性化互动平台无缝隙融合,采取先学后教的方式,有效统筹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视频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等各环节,高效而出色地展示了“互联网+课堂导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的魅力。
个性化学习平台
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自从“互联网+课堂导学”出现后,学生们的学习从吃“套餐”变成了享受“自助餐”,因材施教更进了一步。而这些变化,应归功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建设。在这个平台上,课堂不再是时间上的45分钟,而是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新课堂里,课前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独立完成导学稿,标注疑难知识点;教师收集导学稿,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完成“预习评估”,形成分层教学设计,选择并设计合适的微视频,为课堂视频助学做好前期准备。
课中,学生根据任务单,观看老师提供的微视频,开展对学、群学,解决课前的疑难和困惑;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观看技巧,对于重点、难点部分,灵活调控观看节奏,通过暂停、截图、慢放、快进、反复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观察、交流、回味和强化。
课后,学生在线练习,老师线上答疑,以实时统计及讲解等形式,开展自主性巩固、自诊断反馈和自适应评价,最终,三者螺旋上升,最终指向和实现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和评价性学习。
告别“孤独教研”
建立校本化教学资源库
为改变“有车无货”的现状,文津中学教师团队坚持自主开发为主、学习借鉴为辅的原则,集中精干力量,组成研发团队,建设“本土化”的“数字化资源库”,避免师生“水土不服”。在这个背景下,学校教研活动从个人的独奏教研实现了如今的集体备课、专题研讨,所有的课件制作、微课应用等,只要与教学有关的所有活动,都要通过平台展示出来。
在新的平台上,教研部门逐步退居幕后,变成了“导演团”,教师走到前台,成为教研的“主角”。“每个共同体承担一个年级的导学稿开发任务,组织各学科优秀团队集体研发,完成后全校在线共享,建起了校本化教学资源库。”王军文自豪地说。
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双重转型
课堂实现“真翻转”
一路走来,从传统课堂到“四导四学”,再到现在的“互联网+课堂导学”,文津人正在揭开教育信息化的神秘面纱。王军文介绍说,过去基于文本的学习,单纯依赖文本,助学资源相对缺乏;后来基于导学稿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脚手架”,但助学资源相对单一、呆板,不够生动、直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导学稿+微视频”催生了教与学的变革,实现了课堂结构的真正翻转。
“如果翻转的只是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实质,那是我们要摒弃的。”王军文坦言,“互联网+课堂导学”从一开始就实现了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双重转型,导学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路线图,个性化互动平台让学生占据最有利的战场,而微视频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最贴心的助学资源。
以前所说的“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一桶水”的观念被颠覆。在今天的文津中学,“互联网+课堂导学”的出现,让教师与学生同时拥有了浩瀚的知识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