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用爱点燃烛光里的青春
——记南京市浦口区石桥小学教师兰全翠
■通讯员 石思
兰全翠
兰全翠是南京市浦口区石桥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但她特殊的人生遭遇及她面对挫折时所做出的实际行动,则向人们诠释了什么是平凡中的感动、平凡中的不平凡。
1999年,18岁的兰全翠以优异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她不顾家人的劝阻,坚持要求留在家乡的农村学校。“我是村里长大的孩子,我更懂得农村孩子对教育的渴望与需求。”她这样解释自己留下的原因。
三年后的秋天,兰全翠的父亲被确诊为鼻咽癌中晚期。一边是接受放疗、化疗的父亲,一边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她陷入了纠结。最终,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兰全翠争取了家人的谅解,选择留在学生身边。那一年,她所带的班级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2004年,兰全翠被查出患有尿毒症。依靠社会好心人的捐助,她成功进行了肾脏移植手术。术后半年,尽管因感染而再次入院,她却不顾医生和学校领导的劝阻,毅然决定重返讲台。虽然每天要吃大量的抗排斥药物,但兰全翠从不把自己当病人看。学校要给她安排一份轻松的工作,她却主动放弃,坚持留在教学岗,并做了班主任。在她的努力下,其所带班级的数学考试成绩每次都名列前茅。
兰全翠的课总是特别受学生欢迎。“她很幽默,我们经常被她逗得哈哈大笑。”“在课堂上,兰老师总是耐心地给我们讲解题目。”“我觉得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位老师教我,因为她太好了。”……学生们这样说。为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兰全翠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文凭。同时,她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在论文写作、课题研究、公开课、讲座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生陈思宇的父母一直在市区打工,平时很少回家,小思宇大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对父母的思念让小思宇上课经常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也直线下降。兰全翠知道后,一边安慰小思宇,一边与小思宇的父母取得联系。经过一番长谈,思宇的父母最终决定回家陪伴孩子。“思宇现在是班长,成绩很好,性格也变得活泼、主动了。”兰全翠说。
为了帮助更多留守儿童家长了解孩子的生活及学习状况,兰全翠为留守儿童父母建了QQ群、微信群,许多家长在群里倾诉困惑、交流经验。她还参加了学校的“爱心妈妈团”,利用节假日陪伴在孩子们身边,给他们买生活、学习用品,带他们去游乐场……
“学校是一方净土,我特别幸运还能够站在讲台上,也会一直在这里站下去。”兰全翠说。身为人师,视讲台为生命;面对疾病,坚毅刚强,乐观从容。在纯净的童心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在人生旅程里点燃烛光里的青春!而这一切,正是因为“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