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有意思的解读是一种智慧
——读《巧解读:语文有意思》
■俞永军
《巧解读:语文有意思》
张水鱼 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
前段时间,水鱼老师赠送给我一本书《巧解读:语文有意思》,扉页上还留有她的签名和一行字,隽永洒脱:“以水的眼睛看世界——水鱼。”
人生似水,水映人生。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云:“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普遍常见的水与教材文本所蕴含的深刻内涵竟如此相似,给予我们太多的启示与思考。对语文进行有意思的解读,确实是一种智慧。
有意思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文本阅读,客观性存在的依据是文本,作者的意图和再现的世界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凝聚于文本之中。作者的主观情感也好,对世界的反映也罢,其实都要有相应的客观事实存在依据。也就是说,无论阅读者所面对的文本包含什么内容,他总是面对三重独立的存在:文字存在、作者的情感存在和属于该文本的世界存在。遗憾的是,当下不少课堂,不少解读漠视这些存在,一味地迁就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
近几年来,在《愚公移山》的教学中,师生解读就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观点有:愚公是个死脑筋,移他自己比移山容易多了,搬家才是上上策;愚公不如智叟聪明,他移山的行为是属于知其不可而为之,智叟看待事情则要客观、冷静得多;愚公最终也没有把山移走,是天帝帮助了他,可见解决问题还得动动脑子,而不是瞎用蛮力;愚公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他有什么权力把后代子孙们的生命也搭进去?再说,他认为幸福的事情,子孙们却不一定也这么认为;愚公没有长远眼光,俗话说靠山吃山,他完全可以考虑利用此山开发旅游资源等等。
对此水鱼老师认为:这些五花八门、蹊跷八怪的解读虽然尽显思维的灵活度和广泛度,但这种解读是有失偏颇的,使得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符号意义失去了固有的文学价值。文章是有灵魂的,《愚公移山》也不例外,它的灵魂,就是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或者困难时迎难而上、执着勇敢、自强不息的进取态度。这则小小的寓言故事,展现了一个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民族精神的象征,承载起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
有意思不是一味地迷信教参。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本庶佑面对记者提出的“对想做研究者的年轻人有什么想说的”这一疑问时,他的回答是:成为研究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什么都想知道,有颗觉得所有事情都是不可思议的心。对教科书上写的东西不要完全相信,要经常保持怀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样的心态很重要。
水鱼老师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她在执教《陈涉世家》一文时,发现课后练习题第一小题:“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存在一定问题。《教师教学用书》对第二问给出的答案是: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水鱼认为,这个答案值得商榷。
其一,“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不能作为口号;其二,“策略口号”的提法也站不住脚。原因很简单,策略归策略,口号归口号,策略是一种行动方针,它一般不会以口号的形式发布使用,将两者合并在一起使用有生造新词之嫌。通过分析,水鱼老师认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只是一种策略,同前文“篝火狐鸣”“置书鱼腹”一样,都是为了使起义赢得广大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至于陈胜大泽乡起义的口号,文中没有明确回应。
有意思不是一味地否定答案。陶行知曾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水鱼老师在教学《醉翁亭记》时曾出现过一个插曲:分析完人物形象的特点之后,让学生用“我觉得欧阳修是一个……的人,因为……”句式造句。不少学生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我觉得欧阳修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因为……我觉得欧阳修是一个爱民如子的人,因为……我觉得欧阳修是一个很潇洒的人,因为……这些答案获得一片赞许,因为他们都能自圆其说,有理有据。结果有一个学生却说欧阳修是一个自恋的人,原因还未说出口,全班同学就哈哈大笑。
欧阳修是不是一个自恋的人?这个学生解释,欧阳修非常自恋他的名字,因为文中关于他的名字就出现了三处:“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故自号曰‘醉翁’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个理由似乎有些缺乏力度。老师如何应对?是赞扬,还是呵斥?抑或是漠视?这需要沉着,需要睿智,需要厚实的内力。水鱼老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从“爱自己”这个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全文,看看作者真正爱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发现并得出结论:作者爱美景,爱百姓,爱思辨。最终,这个学生也真正明白,太守的“自恋”更多的是一种在意,在意自己能够受到百姓的拥戴,在意自己能够在百姓的支持下把滁州城建设得这么美好,更在意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是课堂教学的高阶思维,更是学习进程的智慧火花。
每一篇解读,充其量算是只言片语而已;每一个观点,亦不过管中窥豹罢了。然而就是这千余字,这些真知灼见,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语文太有意思了,犹如眼前不知何时摆上一个万花筒,稍稍一抖动,就五彩斑斓,缤纷绚丽,奥妙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