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与钩沉——《曹寅与康熙》读后琐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探微与钩沉——《曹寅与康熙》读后琐记

《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史景迁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沛

曹寅,曹雪芹。在这两个名字中,今人多是对后者耳熟能详,对前者知之甚少。让人气馁的是,虽然曹雪芹因一部《红楼梦》而名扬数百年,但当我们想深入了解其生平事迹时,却只能依赖文学史家的探微与争鸣。

比较而言,曹寅的生平更容易钩沉。曹寅的一生,从出生到辞世,都在康熙一朝度过。他54年的人生历程,深度融入到康熙王朝的治理之中。作为康熙皇帝的宠臣之一,曹寅出身包衣,历任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等职。在织造任上,他曾参与平籴米价、购买铜斤、督导漕运等民生大事;担任巡盐御史时,他每年负责征集200万两例行税银,并要另行筹措50万两以供康熙皇帝的各种开支……

祖孙二人,一个生前是皇帝宠臣,荣耀当世;一个随家世浮沉,潦倒半生。读《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一书,在走近曹寅、走近曹寅所生活的时代、感受康熙王朝历史风貌的同时,也在从另一个方向走近曹雪芹,走近《红楼梦》,体悟文学与历史。

如本书作者所言,作为康熙一朝的官员,曹寅是位个性鲜明的人物:他能在骑射和诗赋中,在北方的凌冽与南方的柔和气候中,发现美好事物,成为康熙皇帝沟通满汉的桥梁和纽带。曹寅身处要职但在面对不公时仍然满腔热血、正义凛然,如初任巡盐御史时意图大刀阔斧改革盐政,面对科场丑闻的不公裁决时,挺身而出、直抒己见。

虽然曹寅职务是江宁织造,律例规定其职责是署理皇家织厂,但他确实做了很多职责以外的事情。我们今天看到的《全唐诗》最初编撰刊刻于康熙年间,而这部煌煌900卷的唐代诗歌总集,其刊刻主持人就是曹寅。

通览全书,我们对曹寅的生平——他的人品与性格、能力与事迹、成绩与荣耀等方面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掩卷沉思,也不免心生感慨:历史是无情的。

康熙作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其文治武功可圈可点,不乏文史学家的笔墨描摹。但曹寅其人、织造之事、治盐之举只是康熙年间的小小片段,在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河流中都激不起一朵浪花。

曹寅病逝于1712年,至今不过300多年。30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沧海一粟,曹氏家族数十年的荣耀兴衰也只是悲欢离合中的短短一瞬,若非《红楼梦》一书的流传,恐怕早已被人遗忘。今天的读者关注曹寅,多是缘于《红楼梦》,缘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从曹寅到曹雪芹,再从曹雪芹到曹寅,我们看到了一个家族的发展和没落,一个时代的脉络和秘辛,也对历史有了新的体认和感悟:历史是无情的,但历史又是公平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繁华与沧桑同样都会随风而去,富贵与贫穷都是茶余饭后谈资。历史也总能以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让那些看似普通甚至不起眼的事物展现非同一般的价值,在人类的认知中不停激荡。

半生潦倒的曹雪芹以曹氏家族为原型创作的“满纸荒唐言”,竟成了后世奇书。他的“痴”、他的“泪”,他那“辛酸”和“荒唐”的故事,不仅让一代代读者手不释卷,同时还创造了中国古典文学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

正是有了曹雪芹,有了《红楼梦》,人们才不停思考、不断追问;专家和学者才持续探微、深入钩沉,让更多的读者关注曹寅——这个与《红楼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历史人物,让曹寅和其家族以另一种方式被重新发现,重新认识和重新解读。